8月1日17点左右,电影圈出了个大新闻:暑期档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上映才8天,总票房就突破10亿啦!这成绩,不仅稳坐今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冠军的宝座,还是2025年春节档以后第一部票房破10亿的院线电影。
一下子,“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房破10亿!今年暑期档要‘爆’?”这个话题就火了起来,大家都在讨论。
1、多线叙事,勾勒鲜活群像
《南京照相馆》吸引人,首先就在于它讲故事的方式特别巧妙。电影拿照相馆这个地方当线索,把好多不同人物的故事串在一起,就像用一根线穿起了好多颗不同的珠子,凑成了一幅特别生动的人物群像画。
先说阿昌(苏柳昌演的),他扮成照相馆学徒,就为了在这乱世里活下去,眼神里透着机灵和小心翼翼。
照相馆老板老金(金承宗演的)和他家人,本来一直用相机记录着金陵城平常的日子,可战争一来,啥都变了。
林毓秀是个跑龙套的电影演员,心里怀着对表演的热爱,结果被战争搅得晕头转向。
宋存义呢,在战争里没了亲人,从战场上逃回来,满心都是痛苦和愧疚,都不知道该往哪儿走。
还有那个王广海,给日本人当翻译,心里却特别矛盾,在良心和现实之间纠结得不行。
这些背景完全不一样的人,在照相馆碰上了,就像不同的水流撞到一起,激起了好多故事的水花。
他们之间,有亲情、友情带来的温暖,也有因为立场不同产生的矛盾。
比如说阿昌和老金一家,刚开始互相都防着对方,后来日子实在太难了,慢慢就互相帮衬起来,那种在战火里产生的感情,看着真让人感动。
再看王广海和其他人,因为立场问题闹得不可开交,把人在战争里那种复杂的人性一下子就展现出来了,让观众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那个年代,人的命运有多无奈,都身不由己。
2、宏大视角,再现沉痛历史
除了人物刻画得好,电影在展现历史这方面,也特别震撼。
它站在一个很大、很客观的角度,把南京当时那种一片废墟、到处都是尸体的惨状,原原本本地摆在观众眼前,日本鬼子的残暴,还有老百姓根本没地方躲的绝望,都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,就好像我们也回到了那个黑暗的时代。
整个故事都围绕着照相馆展开,这儿不光是人物碰面的地方,好多关键的事、人物命运的改变,也都是在这里发生的。
通过照相馆里不同人的视角,电影把历史讲得特别立体。
像阿昌、林毓秀、王广海和宋存义,他们是亲眼看见了南京大屠杀的惨景,他们脸上的害怕、愤怒,还有没办法的样子,就是对日本鬼子罪行最直接的指责。
老金一家一直躲在地窖里,他们是通过别人说,还有看阿昌洗出来的日本鬼子杀老百姓的照片,才知道外面发生了啥。
这种间接知道暴行的视角,看着也特别揪心,能让人感觉到战争里普通老百姓知道真相后的那种震惊和难过。
电影里有些场景,看了就忘不了。比如说阿昌洗照片的时候,看着那些记录屠杀的照片,手都抖了,眼睛里全是悲愤。
老金一家看到照片的时候,脸上那种惊恐和伤心,一下子就把战争的残酷给表现出来了。
这些画面,能让观众特别深刻地记住那段历史有多沉重,也让大家知道,记住历史是多么重要的事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房能这么好,可不是碰巧的。现在观众看电影,越来越喜欢那种有深度、有内涵的。
这部电影主题深刻,故事讲得精彩,演员演得也好,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。
它这一成功,就像给今年暑期档打了一针兴奋剂。因为它,大家对暑期档电影的关注度一下子就高了,好多人都愿意走进电影院,感受电影的魅力。
这不仅给电影市场带来了活力,也让电影人更有动力去创作好作品了。
而且从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房成功这事能看出来,只要用心拍电影,用真实的感情、深刻的主题打动观众,在竞争这么激烈的电影市场里,也能闯出一片天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靠着自己的魅力,用票房成绩证明了自己,也给今年暑期档添了不少光彩。
它可不只是一部电影,更是历史的见证,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记住历史,珍惜现在的好日子。
你看完《南京照相馆》有怎样的感受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咱们一起聊聊这部触动人心的电影。
好了,今天就聊到这了,喜欢文章记得点赞收藏~ 感谢您的支持~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